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专栏 > 疾病提示   

疾病提示7月

 2025-07-08   33268  

七月以高温潮湿气候为主,又正值汛期,蚊虫密度也将达到高峰,提醒广大市民重点做好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为主的虫媒传染病防控,同时关注食源性疾病和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关注指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主要由蜱虫叮咬传播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常高于38℃)、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多发于4~10月,丘陵、丛林地区户外工作者为高风险人群。

防控建议:

1、减少户外逗留:尽量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林等环境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2、做好个人防护: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尽量穿胶鞋,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将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使用驱避剂喷涂裸露在外的皮肤。活动结束后及时洗澡,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有无蜱虫附着。

3、规范处置:自查发现蜱虫叮在身上,不要恐慌,切勿捏、拽、用火或者其他物品刺激蜱虫,避免蜱虫头部残留体内。应该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后用碘酒或酒精作局部伤口消毒。

4、及时就医:有野外作业或活动史人员,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暴露史。

登革热

(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四肢可见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该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美洲尤为严重),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份为常见流行区,输入性风险高,并可引发本土病例。该病流行季节为每年5~11月,近期有登革热流行国家/地区旅居或务工史者为高风险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防控建议:

1、保持环境卫生:清除储水容器积水,水养植物定期换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

2、预防蚊虫叮咬:家中安装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驱避剂等,避免或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注意出行安全: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国家/地区游玩,出行期间做好个人防蚊措施,返回后14天内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主动向医生说明活动史、蚊虫叮咬史等情况。

食源性疾病

(关注指数★★★★☆)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受污染食物或饮水中的致病因子(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还可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具有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呈集体性发病等特征,重症患者可致死亡。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在富含营养的食物中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食源性疾病常以群体聚餐后集中暴发的形式出现。

防控建议:

1、注重手部卫生。接触食品前、准备食品过程中务必勤洗手,谨防“病从口入”。

2、确保食物烧熟煮透,生熟分开。肉类、海产品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等用具须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物在冰箱内也应分区存放。

 

3、妥善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暂不食用的食物应密封后及时冷藏或冷冻。

4、保持环境清洁,防治病媒生物。厨余垃圾应日产日清,避免过夜堆积滋生蝇虫;定期开展灭蟑杀虫工作,防止病媒生物污染食物。

5、做好餐具清洁消毒。使用后的餐具应及时彻底清洗并进行有效消毒。

手足口病

(关注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目前仍为发病高峰,家庭预防是幼儿防病的关键,“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是15字防控要诀。

防控建议:

1、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经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包括毛巾、玩具、衣被等。

2、鼓励孩子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3、教育机构要做好晨/午检,一旦发现有症状人员,尽早采取措施,防范疾病的传播扩散。

4、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建议适时接种。

狂犬病

(关注指数★★★☆☆)

夏季天气炎热,犬猫易躁,加之人们衣着单薄且学生放假在家,被犬猫咬伤、抓伤的风险增加。

防控建议:

1、远离流浪犬猫。避免接触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勿随意逗玩。

2、伤口紧急处理。一旦被咬/抓伤,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清水洗净。

3、尽快规范处置。及时前往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或免疫血清。

此外,夏季还需注意,关注暑期安全,防范中暑及意外;保持健康作息,劳逸结合,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

上一篇:疾病提示6月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