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专栏 > 疾病提示   

疾病提示1月

 2024-01-08   10307  

一月份天气寒冷,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适逢元旦放假,人员流动性大,市民应重点做好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流行性感冒

(关注指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常出现高热、畏寒、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研究表明,老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感染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需要重点防范;另外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员工等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亦应加强防范。

 

防控建议:

1、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2、勤洗手、常通风、公共场合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3、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要加强晨、午检,发现有疑似症状人员,提醒及时就医或居家休息。

4、优先推荐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支原体肺炎

(关注指数★★★★☆)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典型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初期呈现阵发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和咳痰,部分严重的病例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

 

防控建议:

1、勤洗手,常通风,定期晾晒衣被,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规范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3、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要加强人员的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开展校舍通风,做好物品清洁和环境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关注指数★★★★☆)

当前,JN.1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已经成为主要流行株,部分国家疫情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我国JN.1变异株占比低,但呈上升趋势,有可能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JN.1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从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有的证据评估认为,JN.1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是增强的,但是暂无证据表明其致病性增加。随着节假日人员流动性增加,聚集性活动增多,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不可忽视,提请广大市民提高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防控建议:

1、既往感染和接种XBB疫苗对JN.1变异株具有一定免疫交叉保护作用。因此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及时接种/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

2、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等。

3、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请适时规范佩戴口罩,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关注指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环境抵抗力强、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具有较强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常会在集体单位引起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单位为重点防范机构。

 

防控建议:

1、宣传防病知识,提高重点机构人群防病意识。

2、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食不洁食物。

3、教育培训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症状人员,提醒及时就医或居家休息。

4、集体单位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规范清理和处置好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关注指数★★★☆☆)

近几年来,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偶有报道,预防措施不可松懈。

 

防控建议:

1、尽量减少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禽类饲养场所或宰杀活禽。

2、购买正规渠道经过检疫的活禽。

3、接触病死禽鸟类后,一旦有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接触史。

 

冬季,哮喘病患者要保持居室内温暖干燥,通风透光,勤洗勤晒被褥及衣物,避免尘螨及霉菌滋生,应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对于体质较弱或有老慢支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疾病复发或加重。

上一篇:疾病提示12月
 
下一篇:疾病提示2月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