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船民公厕建设项目现场研讨会,于2007年9月19日至20日,在历史名城扬州召开。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血防处处长王立英、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胡晓抒、扬州市政府副市长纪春明等领导出席。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湖区5省血防办(地病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机构的代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有关专家、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咨询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扬州市血地防办有关人员、新闻媒体的代表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于19日上午举行,会议部署了全国2007年中央支持地方血防项目渔船民公厕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渔船民等水上流动人员的粪便管理,促进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扬州市血防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卫生局局长赵永华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我市率先探索渔船民等水上流动人员的粪便管理的创新方法所取得的经验。
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中,渔船民一直是构成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之一。加强渔船民的粪便管理,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十分重要。国务院新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已把加强对人、畜粪便的管理作为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明确要求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渔船集中停靠地按照无害化要求和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修建公共厕所,推行在渔船和水上运输工具上安装和使用粪便收集容器,并采取措施对收集的粪便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去年中央血防工作会议后,我市积极落实中央新调整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贯彻国务院新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落实中央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立足“源头”,狠抓传染源控制,采取了强化人畜粪便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努力探索出渔船民这一特殊人群粪水管理的行之有效方法。我市血防部门针对渔船民生产、生活特性,积极开展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采取渔船民聚集地定点健康教育、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动员群众使用水上粪便临时收集容器等多种措施,实施渔船民粪便管理干预措施。
我市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及时的指导。卫生部疾控局领导在我市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初,就明确指示,要把探索渔船民粪便管理的有效措施,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新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重要内容,为我市“试点”指明了工作方向。2006年底还专门派员会同卫生部血咨委专家到渔船民粪便管理干预试点指导工作。江苏省卫生厅分管领导,在视察我市疫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时明确指出:渔船民的粪便管理,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十分重要,更为迫切。进一步加强了我市启动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的决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江苏省血研所专家,专门开会讨论我市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技术方案,制定了扬州市渔船民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技术方案,全面提升了“试点”工作水平。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我市已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关于渔船民粪便管理的工作体系和技术规范,我市渔船民粪便管理试点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发表了重要讲话,郝副局长通报了当前全国血防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截止到8月底,全国报告血吸虫病急性感染42例,比去年同期下降67.9%,保持着几年来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病例持续下降的良好趋势。2006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后,特别是国务院新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认真宣传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积极落实中央新调整的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今年中央卫生血防、水利血防、林业血防和农业血防分别投入2.21、1.98、1.3和1亿元,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下半年要继续做好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的落实和协调工作,抓紧抓好渔船民粪便管理工作,认真实施中央支持地方的血防项目-—渔船民集散地无害化公厕建设工作,到2008年6月底前,全国建成渔船民集散地无害化公厕1092座。
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胡晓抒代表省政府血防领导小组到会讲话,扬州市副秘书长潘惠受纪春明副市长委托也到会致辞。19日下午,纪春明副市长陪同卫生部郝副局长和会议代表考察了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渔船民集散地无害化公厕建设现场。
本次会议还讨论全国渔船民公厕项目管理方案,听取有关专家对公厕建设的技术讨论,相关专家作了公厕建设技术专题报告。会议还听取了我市“渔船民预防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安全用水”新的试点项目的经验介绍。20日下午,卫生部血防咨询委员会专家还另会讨论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后评估方案,计划对《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实施后全国上下对《条例》的认知程度和《条例》贯彻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
(陈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