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2日下午,扬州市卫生局在友好会馆召开“迎‘双庆’卫生保障动员暨卫生监督行风承诺大会”,会上,市卫生局局长赵永华对市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标志着此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政府副市长孙永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004年4月12日下午,扬州市卫生局在友好会馆召开“迎‘双庆’卫生保障动员暨卫生监督行风承诺大会”,会上,市卫生局局长赵永华对市区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标志着此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政府副市长孙永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卫生部在总结国外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现状,于2002年制定并在全国推广实施的。实施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我市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我市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开展学校食堂试点的基础上,市区餐饮业从4月份开始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此市卫生部门已专门成立市区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了市区餐饮业卫生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委员会。
4月份至6月底,为市区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自我评定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各餐饮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对有关卫生法规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标准进行培训、学习,加强对相关规范的理解,吃透标准,掌握标准。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推动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要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对照评分标准,从硬件基础设施、内部管理机制、卫生管理状况等各方面,进行自查评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抓住薄弱环节,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开展卫生达标整治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硬件设施的改造,合理设计生产间布局,配备卫生基础设施,从根本上实现卫生条件的改善。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卫生管理,在建立食品原辅材料采购的索证和验收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防止污染制度、餐具消毒保洁制度、从业人员卫生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同时,更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措施,使卫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到规范化、长效化。各餐饮单位要在力争顺利通过定级验收的同时,使卫生基础硬件条件和管理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五是在做好自查、整改工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拟定申报级别,并认真填写《扬州市区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定级申报表》,向所属卫生监督机构书面提出定级申报。所有餐饮单位自查申报工作在2004年7月底前截止。
在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中,市区卫生监督部门将对餐饮单位基础卫生条件(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进行定级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综合评价出餐饮单位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度,据此将各单位分为A、B、C、D四个食品卫生信誉等级。对D级卫生信誉度的餐饮单位,卫生部门将坚决不予发放卫生许可证。已经发放卫生许可证的,进行清理整顿,对无整改条件或整改不力的单位不予核发许可证。同时,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将强化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卫生违法行为,依法给予处罚。对定级后卫生管理水平下降或显著提高的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部门将随时调整监督频次,对下降明显或者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经市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委员会审定后,由市区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其信誉级别及时予以调整和重新公布。
近阶段,市卫生监督部门将组织开展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标准和要求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对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市区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办公室将随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向全社会公布,以加强社会监督,保证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公正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