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游泳池则成为广大市民们避暑、降温、运动的首选之处,泳池往往出现人员爆满的现象。由于游泳者数量众多,人员流动性大,泳池水水质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则成了当下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游泳池水的水质和卫生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到游泳者,特别是儿童的身体健康。
为更好地助力游泳场所监督监测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7月19日至7月26日,扬州市疾控中心按照国家双随机监督检查要求,对扬州主城区的30家游泳场所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检测。在完成游离性余氯、游泳池水浑浊度、pH、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6项监督检查常规检测指标的基础上,扬州市疾控中心还增加了氧化还原电位和耐热大肠菌群2项指标的检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保障工作。从现场游离性余氯检测的结果来看,部分游泳馆泳池水余氯浓度存在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余氯只有保持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才可以保证水质的消毒效果。而当余氯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对人体的皮肤、粘膜产生刺激作用,甚至导致气道产生过敏症状;余氯的含量过低则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不能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目前,中心实验室正在全力进行其他指标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将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卫生监督部门,从而为广大市民们能够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中畅游、消暑提供技术保障。
另外,扬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日常可以通过查看游泳馆有无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等级、水质检测公示情况、更衣间的环境以及水质是否清澈等方法来选择卫生安全的泳池,避免踩雷。
(文/环境健康科 图/办公室、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