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15日,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祝红庆研究员一行5人,对我市广陵区进行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省血研所杨坤副所长等有关领导、专家陪同。
评估组利用3天时间,分别对抽查的头桥镇头桥村、西城村的有螺环境野粪污染情况和钉螺孳生及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广陵区、头桥镇2016-2018年血防资料进行查阅,经评估显示,抽查的两个村4个环境其中有2个环境未查见钉螺,另外两个环境螺密度极低,均没有家畜放牧现象,也未查到野粪,查获的6只钉螺经实验室LAMP检测均为阴性。4月15日下午,评估组在我市广陵区召开了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工作汇报会,国家评估组一行、江苏省血研所杨坤副所长、市卫计委王劲松副主任、市疾控中心朱道建主任、广陵区黄艳副区长、市血地防办王建主任等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广陵区卫健委李彬主任作广陵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评估组组长祝红庆研究员对本次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反馈,他表示江苏省是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最轻的省份,此次评估也印证了这一点,是“无可挑剔的”,扬州市的血防工作,在市血防办的带领下,虽然人员较少,但做出了很多成绩,尤其是在渔船民管理、查灭螺规范、机械清障、筑圩药浸等方面,希望当地政府继续加大血防投入,巩固血防队伍,向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坚实迈进。市卫计委王劲松副主任代表扬州发言,他表示扬州市、广陵区会以此次风险评估为契机,坚决按照上级部门对血防工作的部署,加快“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进一步压缩钉螺孳生环境,探索解决长江生态大走廊建设与血防环境改造、清障灭螺的矛盾点,持续运行高效敏感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全面实施江滩禁牧,彻底消除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确保按时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为我市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作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我市血防工作继续按照“防治、科研、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持续运行高效敏感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对有螺滩块进行环境改造、筑圩药浸等方法,大力压缩钉螺孳生环境,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一致认可。
(血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