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扬州市疾控中心七月份防病提示

 2021-07-05   2956  

    7月份本市将进入夏季的炎热季节,温度明显升高。这一季节,应做好细菌性痢疾、狂犬病、登革热、中暑等疾病的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注指数★★★★☆)
    5月21日“广州-佛山”疫情以来Delta变异株对防疫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Delta变异株传播力度明显增强,10天时间已出现第5代病例,传代系数达到4.04-5.0。感染Delta变异株造成的严重性增加,与其他普通毒株相比,Delta变异株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为普通毒株的100倍。而且Delta变异株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综合考量,目前我国依然承受着较大的输入性疫情压力。为巩固抗疫成果希望大家提高对疫情的重视做到以下几点:
    戴口罩:在就医、拥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较为密闭的场所,一定要带好口罩,此次“广佛”疫情中多名感染者存在共同就餐等相对密闭场合导致感染的明确传播链。
    勤洗手:很多人直接的戴口罩但不注重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其实,勤洗手非常重要。
    勤通风:在家时,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室,请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请回避人群。
    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注意及时做好消毒。
    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虽然Delta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发生免疫逃逸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即使感染新冠病毒也不很少能发展成重症病例,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注意夏季饮食饮水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关注指数★★★★☆)
    肠道传染病当前仍以细菌性痢疾多见。近年来,随着市民卫生意识提高,该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染病发病人数较多的疾病。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粘胨或脓血便,伴腹痛,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中毒型菌痢。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生活接触传播。7月始发病随气温升高会步入高峰期;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及青壮年是主要发病对象;易借助污染的食物造成食源性暴发。对此,市民在细菌性痢疾好发季节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喝开水、食用安全卫生食品,不吃不洁、不卫生的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提醒市民,近期汛期可能雨水量大,又进入入梅期,做好被污染的雨水漫溢造成的如甲肝、伤寒、霍乱等其他肠道传染病暴发的防控工作。
    做好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发生(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主要为突起发热,全身骨关节肌肉的疼痛,极度乏力以及皮疹,出现白细胞减少,以及淋巴结肿大。今年以来,我国及我省登革热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与往年同期相比病例数增幅较大,且发生本地感染病例省份明显增多,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我市与有登革热疫情流行的东南亚及国内其他省份和地区经贸、旅游往来频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时有发生;当前正值高温多雨易孳生蚊虫季节,面临着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暴发流行的风险。目前,我市登革热发病以出国打工人群为主,在东南亚、非洲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旅游、工作,应认真做好防蚊、灭蚊。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疫苗预防接种处于研究阶段。如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就治良机。
    减少逗狗行为,防止狂犬病发生(关注指数★★★☆☆)
    夏季天气炎热,狗易变得狂躁,加之人们在这个季节穿得少,皮肤暴露多,所以很易被狗咬伤。如果被狗咬伤,应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及时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呼吸道传染病仍要防范,水痘是重点(关注指数★★★☆☆):今年五月以来,一部分呼吸道传染病的仍有高发,当前通过监测,我市五月以来,水痘出现多起聚集性疫情并有蔓延扩散趋势;水痘传染性强,以儿童发病为主。预防措施主要是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勤洗手,有儿童的家庭,应注意控制与其他发病儿童接触。
    注意防暑降温,预防中暑发生(关注指数★★☆☆☆)
    中暑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如患热射病可发生死亡。一定要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7月份除要加强夏季传染病外,应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故。市民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生活节奏,家庭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50-60%,平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以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急传科(艾防科))


上一篇:我市召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工作会议
 
下一篇:市疾控赴仪征开展性病和丙肝防控工作指导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