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蜱虫进入繁殖活跃期。 蜱虫携带上百种病原体,人被叮咬后,不仅吸血损害皮肤,造成局部红肿甚至坏死,还可能传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4月起,宝应县疾控中心结合《2023年宝应县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蜱类监测,旨在了解我县蜱虫的密度、种类、分布情况。
4月12-13日,我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黄塍镇和宝应生态公园开展游离蜱监测,共捕获蜱虫20余只;对农户圈养动物开展寄生蜱监测,未发现蜱虫。
提醒广大市民,个人防护是预防蜱虫叮咬的关键,居民在游玩、野餐、钓鱼等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范蜱虫叮咬,可以扎裤腿、涂花露水,还要经常给宠物洗澡和定期驱虫,避免它们将蜱螨带入家庭。若被蜱虫叮咬不要硬拔,硬拔容易将蜱虫头部残留在体内造成感染,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开展县内蜱虫监测,调查本县境内游离蜱和寄生蜱的季节消长规律,分析蜱虫的长期变化趋势,获得蜱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所需的基础数据,为蜱传播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宝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