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专栏 > 疾病提示   

疾病提示5月

 2024-05-06   14508  

时值五月,莺初解语,出游正当时。天气以温暖湿热为主,加之人员流动性增加,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节。扬州疾控提醒广大市民,本月需重点关注登革热、百日咳、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狂犬病、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

登革热

(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9月。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有可能会被快速传播。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

防控建议

预防登革热,避免蚊虫叮咬是关键。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清理家中积水、保持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使用灭蚊虫产品等。

百日咳

(关注指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故称之为“百日咳”。百日咳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内传染性强。

防控建议

1、接种疫苗(如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和重症病例发生风险。

2、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等可有效预防百日咳的传播。

3、注意合理作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手足口病

(关注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较容易引起重症病例。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接触被病人污染的物品传播。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内高发,需要重点防范。

防控建议

1、家长要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经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包括毛巾、玩具、图书、衣被等)。

2、鼓励孩子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节假日户外游玩时要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中孩子间的肢体接触。

3、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接种EV71疫苗,以预防EV71型的手足口病。

4、托幼机构等要加强晨/午检,一旦发现有症状人员,尽早采取措施,防范疾病的蔓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关注指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俗称“蜱虫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导致死亡。5—7月为蜱活跃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人员以及野外旅行者易感。除被蜱虫叮咬外,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也可能被感染。

防控建议

1、减少户外停留:尽量避免长时间在草地、树林等环境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2、做好个人防护: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尽量穿胶鞋,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将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使用驱避剂喷涂裸露在外的皮肤。活动结束后及时洗澡,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有无蜱虫附着。

3、规范处置:自查发现蜱虫叮在身上,不要恐慌,切勿捏、拽、用火或者其他物品刺激蜱虫,避免蜱虫头部残留体内。应该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后用碘酒或酒精作局部伤口消毒。

4、有野外劳作或活动史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户外劳作史。

狂犬病

(关注指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犬或猫咬伤来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5月春夏交替,气温逐步升高,狗、猫等动物更易烦躁、冲动,同时人们穿衣相对较少,致使被抓伤、咬伤的机会增多。

防控建议

1、尽量不让老人和儿童接触犬类,特别是来历不明的犬类。

2、如果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对受伤部位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再用清水洗净,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作规范化处置,按医生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或免疫血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关注指数★★☆☆☆)

近期全国新冠感染总体水平开始回落,呈下降趋势。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所致临床表现基本为无症状或轻型,在致病力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五一”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可能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市民仍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防控建议

1、坚持少聚集、常通风、勤洗手;人群密集场所规范佩戴口罩。

2、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保证机体良好免疫力。

3、接种XBB疫苗对JN.1变异株具有一定免疫保护交叉作用。因此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及时接种/补种新冠疫苗。

上一篇:疾病提示4月
 
下一篇:疾病提示6月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