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可控

 2023-05-31   12770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散发病例,其中一部分人是二次感染。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解读。

640 (1).jpg

当前,我国疫情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XBB系列变异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重组株。从中国疾控中心监测的数据来看,在输入病例中,XBB变异株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在5月15日到21日的采集毒株中占比达95.2%;在本土病例中,XBB变异株在5月15日到21日的采集毒株中占比达91.9%,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占比不足10%。今年初,我国本土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BA.5.2和BF.7的占比已经达到极低的水平。

“从我们近4周的监测数据看,我国XBB系列变异株的亚分支占比前三位的是XBB1.9.1,XBB.1.16和XBB.1.5。”陈操说,这个占比与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同期主要流行株一致。随着输入的变异株不断增加和我国人群抗体水平的不断衰减,近期感染XBB变异株的病例数可能会增加。XBB系列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各个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没有必要恐慌。

陈操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将持续针对哨点医院确诊病例,尤其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开展变异株监测,强化聚集性疫情的早期病例和关键病例变异株的监测工作,会同海关做好输入变异株的监测工作。基于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如果发现风险信号,各地疾控部门将会及时预警,采取防控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疫情监测数据显示,5月中旬后,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的态势。”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我国疫情在2月份平稳转段以后,就进入局部零星散发态势,从4月下旬开始,疫情小幅上升。从发热门诊就诊数据看,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虽有增加,但要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高峰时的就诊量,就诊患者绝大部分是轻症。

“综合研判,由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可控,对正常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转影响较小。”王丽萍说。

二次感染的症状如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感染者的症状主要还是发烧、咽痛、咳嗽、鼻塞流涕,还有一些人会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个别人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观察发现,二次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青壮年,即18-60岁群体。总体来说,这些人的症状比首次感染明显更轻,比如首次感染出现剧烈的头痛、“刀片嗓”、重度咳嗽,需5-7天才能恢复,而二次感染时嗓子轻微疼痛,恢复得更快,一般3-5天就能恢复。青壮年的免疫功能正常,第一次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面对第二次感染就能够更轻松、更容易战胜病毒,恢复得也更快一些。

怀疑自己出现二次感染,该如何处理?

李侗曾说,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近期是否接触过新冠病例或者出现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的人。如果接触过,自己出现了相似症状,很有可能是被传染的,可以做抗原检测来确定。如果抗原阳性,还是要多休息,居家隔离,一般5天左右就能康复。如果经过休息,感觉症状还在加重,尤其是超过5天还有发烧甚至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个人如何预防感染?

王丽萍建议,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室内多通风。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抗原检测阳性,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疑似新冠症状,以及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场所时,应该佩戴口罩。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进入环境封闭、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如超市、影剧院以及乘坐交通公共工具时,要佩戴好口罩,注意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检测,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


上一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下一篇:中疾控:9月新增危重病例398例,死亡45例!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