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县信息   

病媒生物密度增高 科学防制避免侵扰

 2023-07-06   4216  

1.jpg2.jpg

3.jpg

7月5日,江都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辖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农村自然村等地开展媒介蜱虫和登革热蚊幼专项监测,使用拖旗法开展游离蜱的监测,本月蜱虫密度指数为0.259只/(布旗·100m),登革热蚊幼监测选择布雷图指数法,本月布雷图指数为2.50。监测显示,本月媒介蜱虫及伊蚊幼虫密度较上月均有明显增高。

蜱可携带多种病原,被蜱叮咬刺伤处皮肤会出现炎症,并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细菌性疾病;正值暑假,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游玩,尽量不要在草地逗留,特别是植被繁茂或杂草落叶丛生的野生环境。为加强防蜱效果,可以在人体暴露部位使用避蚊胺和羟哌酯成分的驱虫药水,并结合在服装上施用氯菊酯成分的杀虫剂可以最大限度防止蜱虫叮咬。从可疑蜱虫沾染场所回来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洗浴方式自我查蜱,主要检查身体毛发多,皮肤薄,皮下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头皮、耳后、腋窝、肚脐眼、腰部、腿窝和大腿内侧等。对于换洗的衣物,除了人工检查以外,可以放在54°C以上温度的水中洗涤,并用高温烘干衣物10分钟以上。发现自己被蜱虫叮咬后,建议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蜱咬史,切忌自行服药治疗。

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感染登革热病毒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所有蚊虫的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因此防制蚊虫的最有效措施是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提醒广大居民,整治环境,翻盆倒罐,清除家前屋后小型积水,水培植物要定期换水,景观水体可采用养鱼灭蚊措施,对不能养鱼的大型水体可投放合适的化学药剂。

(江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丽丽)

 

上一篇:夏日炎炎宝应疾控深入企业指导职业健康工作
 
下一篇:省血防研究所调研高邮市疾控中心医学科研工作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