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进入盛夏,随着汛期的到来,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季,同时,夏季温度明显上升,蚊媒密度升高,也是登革热、狂犬病等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此外,伴随暑假来临,提请广大市民朋友还要做好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工作。
肠道传染病
(关注指数★★★★☆)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甲肝、戊肝、细菌性/阿米巴痢疾等。近些年,随着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偶有散发疫情发生。疾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7月份起,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亦步入高峰期,易通过污染的食物造成小范围人群的集中暴发。
预防建议: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喝开水、食用安全卫生食品,不吃不洁、不卫生的食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2.遇汛期道路雨水和污水漫溢,认真开展外环境的清理和消杀,重点预防甲肝、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食源性疾病
(关注指数★★★★☆)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食物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细菌滋生繁殖的温床。夏季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常见病原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高发期。
预防建议:
1.保持手卫生。接触食品前一定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食物要煮熟,生熟要分开。肉、禽、蛋和海产品等食物要烧熟、煮透,处理生熟食的刀具、案板、容器要分开,生熟食物在冰箱内要分区存放。
3.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密封好及时冷藏(冻)存放。食物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不能过长。
4.保持环境卫生,定期灭蟑。家中厨房垃圾不要过夜,防止蟑螂滋生,避免病媒生物传播病菌,家中定期开展灭蟑杀虫。
登革热
(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受全球流行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影响,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有登革热流行国家/地区务工和旅居史人员需要重点关注。
预防建议:
1.加强灭蚊,清除周边蚊虫孳生地(明沟、下水道、废旧轮胎等),必要时喷杀杀虫剂。
2.户外作业时,着浅色长袖衣裤,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过长逗留,以免被蚊虫叮咬。
3.外出游玩时,自备蚊虫驱避用品,也可在皮肤裸露部分涂抹蚊虫驱避剂。赴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旅行人员,要积极配合旅游社,做好行程中防护及归国后居家观察;一旦出现发烧、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相关机构。
狂犬病
(关注指数★★★☆☆)
夏季天气炎热,犬/猫类易狂躁,人群衣饰较少,加之大、中、小学生多数放假在家,犬类咬伤或抓伤现象频发。
预防建议:
1.尽量远离犬类/猫类(包括宠物犬、宠物猫等),重点提醒家中有学生的,不要随意逗玩。
2.如果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清水洗净。
3.及时到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或免疫血清。
7月份除要加强上述疾病,还应关注中暑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的暑期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件。市民应保持良好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适度使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5-27℃,相对湿度在50-60%;平时定期开窗通风,以防普通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