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充分发动,督办帮办 今天,继续督查简易垃圾站的搭建情况。重点是公路沿线的3个组,其中十三、十四组工作不到位。我带领另一名队员带着工具,亲自动手帮他们搭建,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动当地的干部群众;并对他们口头宣传垃圾集中存放对防制疫病流行的重大意义,使部分不积极的干群的态度有了很大大转变。这充分说明只要做通做好干群的思想工作,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的。
今天下午至明日下午,本来是我队到德阳休整的时间,在出发的途中,接到总队电话,我和盐城的一名队员停止休整,明日开赴北川县,接到命令后我立即返回基地,进行相关准备。
6月3日
服从命令,转战北川 自接到转战北川的命令后,什邡蓥华基地抽调了包括我在内10名同志,组成了第二十队,6月2日晚9:30,蓥华基地领导召集我们开会,宣布人员名单和队领导、相关纪律和注意事项。30日上午,小组开会请朱凤才副总队长介绍北川的情况,他最后说:大家出来都是英雄,安全第一,要平安回去才算完美;队员也相对进行分工。下午,江苏省政府副秘长韩庆华到基地看望了我们。晚上6:00时左右,郭兴华厅长在胡厅长和汪华主任的陪同下,到基地视察。全体队员集中接受了郭厅长的检阅,郭厅长讲了话,充分肯定了全队前期工作,勉励大家再接再励,为灾区人民再立新功,最后愉快地和大家合影留念。晚饭后20:30,我们新组建的第二十队,分乘两辆救护车,从什邡蓥华出发,赶赴绵阳,一路颠簸;23:30到达绵阳休整基地,简单洗漱后休息。
6月4日
初战北川,挑战三关 昨天上午7:30,从绵阳出发,向目的地北川县擂鼓镇行进。我们进入山区后,公路两侧随时可见山体滑坡形成的碎石堆,远近的山坡上,由于滑坡裸露出山体,呈现出癞痢头景象。经一小时的行程,到达擂鼓镇。上午,基地陈连生书记和杨海涛副主任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介绍了北川前期的工作,分配了我队工作区域和任务。下午,基地领导带领我队巡视了擂鼓镇,熟悉工作区域。该镇四面环山,方圆5平方公里左右,原有人口约3000人,目前有人口近30000人,而且不断增加;镇区没有一条完整的路,到处是帐蓬,到处尘土飞扬,垃圾遍地,蚊蝇乱飞;天上直升飞机轰鸣,地上车辆隆隆。全镇唯一的主水源已被污染而不能饮用,全靠水车送水。镇上参与防疫救援队伍也很多,现已知的有河南黑龙江疾控、绵阳疾控、检验检疫局的等,各自划定工作区域,缺乏协调,影响整体防控效果。工作时必须戴口罩,一天下来满脸满身都是灰,与汗水混在一起,用纸巾一擦,黑乎乎的,而且没有水洗。另外,此地治安也差,贼多,随时要注意自保管己的物品。基地领导已考虑到目前的困难,决定实行3日工作2日休息制度;唐家山堰塞湖对擂鼓镇没有影响,对我们的安全没有威胁,请放心。
6月5日
寻找薄弱环节,增加工作亮点 今天是我们组休整。下午队长召开小组讨论会,讨论我队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如何体现我队的特色和亮点。我认为前批队员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遇难者报务的,而我们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活着的人服务的,工作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我提出了设立临时预防接种点,寻找清洁卫生水源,改善临时厕所卫生,加大江苏防疫救援队的相关工作宣传力度及加强外环境消杀等工作建议。
6月6日
奉献爱心,站好最后一班岗;平安凯旋,人生难得的经历 昨天上午,总队领导宣布第二批撤退人员名单,名单中有我,心中有点不是滋味,有种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干完的感觉,整个一天,马不停蹄地在擂鼓镇上拉横幅,贴宣传标语,发放垃圾桶,动员灾民打扫卫生。下午14:00回营地,立即帮助整理物资仓库,17:30离开营地时,与留下战友依依不舍,热情拥抱,挥泪惜别。在回绵阳的途中,巧遇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我们的车在安县安州大桥(已是危桥),被堵了2小时,晚21:00才赶到绵阳基地。今天下午17:00左右从成都飞回南京。
回首半个多月的赴川抗灾防疫工作,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人员、一名县级的工作人员,能够参加这次几十年不遇、震惊世界的抗震救灾工作是非常幸运的,非常难得的,这一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光彩的一页、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同仁及家乡社会各界人士,这么多天来对我的关心和问候,再次谢谢大家,回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