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开展脊髓灰质灰疫苗查漏补服活动
2000年,我市如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这标志着我市消灭脊灰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由于一些地区,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部分国家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近年来脊灰疫苗衍生株病例的发生与流行,也对保持无脊灰状态和在全球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和《江苏省2004/2005年度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决定于2004年12月5日和2005年1月5日在全市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服活动。查漏补服的对象为2001年1月1日至强化免疫服苗期间出生的下列儿童(不含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1)“零”剂次免疫的儿童;(2)服苗次数少于3次的儿童;(3)在常规免疫中漏卡、漏种的本地儿童;(4)户口不在本乡而长期、短期或临时在本地居住的流动儿童(即2004年普查并登记到的儿童),不论其免疫史如何;(5)近期(一年内)由外地迁入本地的儿童, 不论其免疫史如何。重点是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根据省有关部门对各地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常规免疫工作等情况,确定今年在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个市的所有县(市、区)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普服疫苗)。我市作为未列入强化免疫活动的地区,主要对常规免疫薄弱的地区和特殊人群开展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重点是交界地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地等常规免疫工作较差的地区,特别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常规免疫无人管理的边远地区等计划免疫空白点、流动人口较多以及各项监测工作薄弱的地区。查漏补服工作分宣传发动、组织准备、调查摸底、强化服苗和检查验收五个阶段进行:2004年11月中旬逐级开展查漏补服活动的动员与培训,完成查漏补服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服苗人数的估算、各种统计报表的印发、疫苗储存和运输设备准备等;2004年11月下旬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疫苗分发及核查工作;2004年12月1-4日在宣传媒体上,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脊髓灰质灰疫苗查漏补服的意义,明确服苗对象、时间和地点;2004年12月5-6日为第一轮服苗时间,8-10日进行现场快速评估;2004年12月15日前进行第一轮服苗总结和报表上报,并着手开始进行第二轮服苗的准备;2005年1月5-6日为第二轮服苗时间,8-10日进行现场快速评估,15日前完成各种报表的填写与汇总上报。要求各地预防保健机构要科学设置接种点,尤其要注意那些在行政区划上难以区分的地区,做到分工明确,避免漏种。每个固定接种点,应安排足够人员负责服苗。对矿区、集贸市场、流动人口流入、流出地和聚集地等重点地区的强化免疫活动必须重点加强。在火车站、汽车站、渡口码头等地方要设立临时接种点;对湖区和渔船民可采用巡回接种和逐船接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张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