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综合法规   

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2007-07-06   4312  

 
【来源】 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
【类别】 02疾病控制法规
【标题】 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副标题】 (1990年10月25日卫生部发布)
【正文】
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高流行地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约10%(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亿人),全国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60 %(约有6亿多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 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为此,进一步加强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流行是非常迫切的。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目前我国乙肝疫苗年生产能力可保证全国新 生儿兔疫推广使用。经人群的接种证明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 预防接种证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乙肝疫苗并将其逐步纳入 计划兔疫管理的时机已趋于成熟。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决定,从1992年1月1日 起在全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一章第四条“各级政府领导传 染病防治工作,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的规定,各级政府应把严重危 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乙肝防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二)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乙肝疫苗兔疫接种工作的领导、监督和管理 。

(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对全国乙肝疫苗兔疫接种实施工作的技术指导 、效果评价及培训工作。

(四)各级卫生防疫站协助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辖区乙肝疫苗兔疫接种计 划,并负责具体接种工作的组织动员、协调、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疫苗管理、 分发登记、接种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评比等。

(五)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防疫、妇幼卫生机构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 责任、范围和要求,认真做好新生儿及1994年前城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兔疫接种 工作。

(六)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应保证按计划安排生产和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防疫站,统一调拨供应质量合格的乙肝疫苗。

(七)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 要求,切实做好疫苗的质量控制。

二、实施步骤

自1992年1月起,在全国推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兔疫接种工作,其步 骤是先城市后农村,近3年城乡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兔疫接种应达到:
地 区
免疫接种率(%)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新生儿
市及县级市城区
60
85
85以上
县及镇城区

40
60
85以上
新生儿
富裕农村
40
60以上
一般农村
40以上
贫困农村
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学龄前儿童
县以上城区
40
60
85以上

三、免疫方案

(一) 新生儿免疫

1.不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的地区所有新生儿使用10微克三针免疫接种 。

2.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的地区(妊娠6至9月筛查),对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一针可使用30微克,第二、三针用10微克。

经济条件许可,对单纯表面抗原阳性或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加3针10微克或单纯用30微克3针兔疫接种。

表面抗原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仍可用10微克3针兔疫接种。

(二)学龄前儿童用10微克3针免疫接种。

(三)接种程序:0、1、6月3针间隔接种法。“0”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 第一针,对其他儿童或成人为第一针起始时间。“1”为间隔:个月打第二针,“6 ”指第一针后的6个月打第三针。如果“0”针时使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兔疫球蛋白, 可在1一2周后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以后则按1、6月间隔顺延。第一、二针为基础 兔疫,第三针为加强兔疫,故第三针在5一8月接种均可。

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一针(O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四、疫苗供应及费用

1.疫苗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部门制定全省乙肝疫苗年度使用计划,统一向中国生物 制品总公司订购。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

2.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收取疫苗、保藏、检测及劳务费。
五、统计报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根据要求填报乙肝疫苗接种年报表,于次 年3月底前报卫生部。对免疫后的人群要定期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并将观察结果 逐级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六、本方案自颁发之日起实施,原(87)卫防字第47号文件即行停止执行。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可根据本方案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
 
 
   
   
 
 

上一篇: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
 
下一篇:麻风病联合化疗及评价标准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