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健康教育须提升“品质”
2007-07-06 5660
我国的抗癌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品质’”。近日,在中国癌症基金会组织召开的“抗癌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政府官员一致认为,抗癌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 行为”,要从传统的“贴标语,喊口号”式的“卫生宣传”升华为强调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的、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
与会者强调,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莫不与人的行为直接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是行为改变的前提,但不是唯一条件。事实上,不少人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癌保健知识,却没有导致行为的改变,因此抗癌健康教育必须瞄准改变不健康行为。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中国CDC副主任杨功焕提出,抗癌健康教育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打造像洪昭光那样的名家、名嘴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国内外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如美国某地的西班牙裔社区开展“爱你的妈妈就带她去查查乳腺”活动,中国某地乡村发起“客人来了不敬烟”活动等都可资借鉴。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彭玉说,过去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大多停留在诸如讲了几堂课,发了多少小册子等,事实证明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