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专栏 > 疾病提示   

疾病提示8月

 2023-08-08   9532  

夏末八月,天气以高热多雨为主,较大的湿度、较高的温度促使蚊虫、蜱虫孳生和细菌繁殖。

扬州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仅要做好蚊虫叮咬、中暑、犬伤等防护措施,还要重点关注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等疾病预防。

此外,正值学生暑假,还应做好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工作。

食源性疾病

(关注指数★★★★☆)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用了被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比如食物中毒,其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具有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呈集体性发病等特征,病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防控建议

五要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买回海产品要煮熟;

3)隔餐食物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

5)出现症状要就诊,并如实告知饮食就餐史。

五不要

1)生水未煮不要喝;

2)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

3)暴饮暴食不可取;

4)污染物品不要碰;

5)举办婚庆、聚餐活动或农村地区家庭办酒宴时,应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不食用变质、生或半生的食品。

手足口病

(关注指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6月至9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目前我市手足口病例数也出现显著增长。该传染病常引起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集中爆发,家庭和教育培训机构均要加强防范。

家庭防控建议

1)要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经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包括毛巾、玩具、图书,衣被等);

2)鼓励孩子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3)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接种EV71疫苗,以预防EV71型的手足口病。

教育培训机构防控建议

1)加强晨(午)检;

2)一旦发现有症状人员,尽早采取隔离就医等措施,防范疾病的扩散。

登革热

(关注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登革热疫情通常由输入病例通过蚊子传播媒介作用,引起本地疫情。随着出境游、国际劳务交流增多,市民需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防控建议

1)清除储水容器积水,水养植物定期换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

2)预防蚊虫叮咬,家中安装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涂抹驱避剂等,避免或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注意出行安全,避免到有登革热疫情流行的疫区,出行期间做好个人防蚊措施,返回后14天内做好自我监测,若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主动向医生说明外出史、蚊虫叮咬史等情况。

狂犬病

(关注指数★★★☆☆)

夏季天气炎热,狗、猫易变得狂躁,加之人们在这个季节穿着轻薄,皮肤暴露多,易被狗、猫咬伤抓伤。

防控建议

1)谨慎接触犬类/猫类(包括宠物犬,宠物猫等在内),不要随意逗玩;

2)如果被咬伤,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再用清水洗净。及时到有资质的犬伤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或免疫血清。

中暑

(关注指数★★★☆☆)

中暑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如患热射病可发生死亡。

防控建议

1)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

2)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关注指数★★★☆☆)

当前国内新冠病毒已处于较低水平流行,但仍请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孕妇等重点人群,提高意识,加强防护。

防控建议

1)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避免人群聚集;

2)合理膳食,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维持机体良好免疫力;

3)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至今尚未感染人群,及时接种/补种疫苗(包括加强针);

4)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尤其是老年人、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疑似感染症状时,要尽早就医,防范并发症。

猴痘

(关注指数★★★☆☆)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国内及我省多地有猴痘相关病例的报道。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传染源,目前人际传播主要出现在男男性行为人群。

防控建议

1)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2)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除此之外,还需做好健康监测。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出入境史、接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进入暑假以来,国内多地报道青少年及儿童溺水事件,提醒市民做好青少年及儿童游泳、戏水的安全教育。除此以外,还有家庭日常安全教育,安全用电用气、防止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夏季使用空调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并及时清洁空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上一篇:疾病提示7月
 
下一篇:疾病提示9月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