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有癌早治,无癌早防

 2004-05-26   7490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每年约有900万人发生癌症,死亡630万左右,而且这个数字在年年增加。50年代,恶性肿瘤占我国人口主要死因的第9位,70年代已上升为第3位,80年代的死亡人数比70年代增加了1.3倍,90年代,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死因第2位。

    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地理分布最高是上海及江苏,恶性肿瘤分类构成在城乡有分布的差异,由于城市在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等方面较农村为优,因此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方面,城市死亡率低于农村。另一方面,城市受环境污染和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肺癌、乳腺癌、膀胱癌、肠癌等的死亡率高于农村。恶性肿瘤在人群的分布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其性别之比为1.68:1。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步增高,60岁以上人群约为2: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江苏的恶性肿瘤死亡始终居全死因的第一位。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江苏癌症死亡占全死因的构成增加了约7个百分点。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城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于农村,而江苏男、女性恶性肿瘤总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这与江苏农村食管癌、胃癌、肝癌死亡率远高于城市有关。

    扬州市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进行的三次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调查表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显著上升,由70年代的136.46/10万上升到90年代的238.56/10万,第一死因始终是恶性肿瘤。
肿瘤发生的原因有内源性因素:遗传,免疫缺陷、代谢异常等。还有外源性因素:环境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同于其它病,其特点主要为:1、肿瘤的生长是逐渐发展而来的2、肿瘤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 3、同一种肿瘤可由不同的致癌因素促成,单项致癌因素也可诱发不同的肿瘤。

    当前,肿瘤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危害着15—64岁的青壮年人群。不少人把肿瘤看作是“不治之症”,甚至谈癌色变。实际上,经过科学家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证明肿瘤是可防可治的。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就提出,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肿瘤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肿瘤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为此,我国提出了对肿瘤进行三级预防的措施:一级预防是去除病因。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营养平衡,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增进身心健康,防止癌症发生。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各种筛查或普查措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恢复健康。三级预防则是针对癌症病人治疗和康复,防止伤残,减少死亡的措施。、

    就个人防癌而言,大致有如下10种可行的办法:
    1、 不要吸烟
    2、 要控制饮酒量
    3、 不要过多地晒太阳
    4、 如果工作中接触可能致癌的物质,一定要小心谨慎正规操作
    5、 经常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纤维素含量多的食品
    6、 控制体重不要过重
    7、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有肿块或身上黑痣发生了变化或异常出血,就应该马上去看医生
    8、 如果长期咳嗽、嗓子长期嘶哑,大便异常或无缘无故地消瘦,必须去医院检查
    9、 妇女要定期做宫颈刮取物涂片检查
    10、妇女要定期检查乳房是否有肿块,50岁以上的妇女要定期接受乳房X线检查
    由此,“有癌早治,无癌早防”,无疑是人类对付癌病的最有效的策略。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4月20日

上一篇:市区11家学校食堂首批通过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评审
 
下一篇:江都市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